“人小心眼小,已经不要的玩具都不肯分给其他小朋友玩……!”,面对自家宝宝在被其他小孩子分享了玩具后的情绪大“爆炸”,家长生气又无奈。同时,也很难理解何以玩具成堆,明明已是不感兴趣的旧事物,一旦到送了人或是到其他小朋友手里,自家的宝贝就会变得不可理喻,又哭又闹。可以肯定日常生活中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朋友也有过类似经历,或者正处于对孩子“小气”行为的不满意中。难道真是因为“人小,所以气量也小!”或者说,“小孩子们都特别小气吗!?”答案是“不”。
儿童生成发展除了主要关键期外,还有一个会频繁出现的敏感期。在进入3或4岁龄时,敏感期的许多孩子通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感和执拗的特点,他们非常享受自我具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那份快乐,不愿被违背,常会表现出不依不饶的行为特点。如果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解析儿童敏感期的表现,那正是他(她)们学习人际交往的开始。孩子只有在完全拥有物质并获得自由支配时,才可能继续发展,去积极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意义,从而能超越于对物质的占有。
另外,提醒爸爸妈妈们,孩子不是家长的私产。虽然,家长在儿童成长阶段是他(她)们所有经济生存的支柱与依赖,但宝贝们的东西就是他(她)们的“私产”,大人要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力和支配权。
小编建议:
#FormatImgID_1#
1、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
就算是一件再不起眼的旧玩具,那也是孩子的东西,是宝贝们的“私产”,父母必须要学会征求孩子的同意和认可,才可使用。
2、放下成人的社交模式
孩子就是孩子,他(她)们的行为表现一是从成长环境中习惯,二是自然本性。所以,家长不能将面子,或成人间的亲善表达等行为,作为要求评价孩子的标准。
3、维护孩子的“私产”权
在家里,妥善提供一个区域或一个独立的小空间给孩子,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,并充分体验支配管理的乐趣。
4、父母“违权”后应接纳孩子的委屈与生气,理解他(她)的情绪
真心理解家长的行为已经伤害了你的宝贝,所以,陪伴他(她)将这份委屈与生气渲泄出来。
5、在孩子情绪平静后,家长需要向孩子说“对不起”。
“做错了就要赔理道歉,取得对方的原谅”。这是我们教孩子们的处事道理,但也同样适用于家长自己。在孩子情绪平静后,作为家长因真诚面对孩子,说一声“对不起!”